黑龙江省优质办学单位 | 黑龙江百分百就业单位
    
就业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招生就业 > 就业文章

创新发展育人才,打造就业大舞台

来源:本站原创 | 发布人:admin | 发布时间:2018-04-12 | 浏览次数:1517 
 
创新发展育人才,打造就业大舞台
 
——哈尔滨市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工作巡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   又是一年暑去秋来,正是硕果满园的时节。在哈尔滨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门前,车水马龙,家长云集,报到入学学生络绎不绝,接待老师应接不暇,家长和学生兴高采烈,交口称赞:“哈尔滨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有口皆碑!来这里念书,能学到真东西,找到好工作,使无业者有业、有业后乐业。”这一切都源于学校创新发展育人才,打造就业大舞台。自建校以来,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同级同类学校领先地位,稳定率达到95%以上。
      校企合作、订单培养、稳定就业市场
   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,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才能拓展和稳定就业市场。多年来,学校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办学,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,大力培育就业市场,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    在订单培养模式中,强调校企双方“双向介入,全程合作”。即:加强企业对学校为其定向培养人才的各个环节的介入。许多企业都派有专人负责与学校联系,从学生的招录到教学计划的确定;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;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到师资队伍培训;双方共同参与培养的各个环节,确保“订单”的规格与质量。
    最近五年来,学校与哈尔滨尚和保装饰有限公司、黑龙江北方中唐智卡科技有限公司、哈尔滨冰城地铁安保服务有限公司、黑龙江华睿国土资源研究所、哈尔滨长宽信息网络有限公司、黑龙江航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、黑龙江动漫基地、北京地铁、北京铁路局等50多家企业实现了“双向”校企合作。向国内外各大公司、机场、高速铁路、城市地铁、政府接待处、各类金融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。有60多名学生就业后走上领队、部门主任,项目经理等领导岗位,正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贡献着聪明才智。
  提升实力、联合办学,实现就业定向
    没有好的机制,就没有好的生源。这些年,在职业学校出现招生困难的时候,各校曾一度采取激励措施,派出大量教职工到县乡中学去搞宣传,“抢”生源,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学校、维持生源的作用,但随着生源的减少,学生与家长的择校“口味”越来越高;要想从根本上稳定学校的生源,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就业质量,凭借雄厚的实验、实训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力量,与地方县乡、镇合作办学。充分发挥地方县乡职业中学的地缘优势和基础教育优势,采取分段式教学,实行前一年或一年半在县乡职业中学学习基础课程,后两年或一年半回本校学习专业技能,进行衔接式联合办学、定向培养学生回乡镇就业,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本地扎根人才。
    近5年来,学校先后与省内6所乡镇职业中学进行了1+2式联合办学,招生数达到500余人,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返回乡镇企业就业。使得地方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,降低了学生的求学成本,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,形成了“以城带乡、优势互补,定向就业、共同发展”的良好局面。
  畅通渠道,周到服务,健全就业机制
    当前,严峻的就业形势,要求各级职业学校,必须以积极的态度、切实可行的方法,为学生提供全面、周到的就业服务,保证学生充分就业,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,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,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发展。多年来,学校为此付出很大的投入,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。
    一是抓好就业指导。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过程,重点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、职业素质测评、更新就业观念、加强就业心理辅导、提高择业方法技巧、创新创业教育,使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、健康的心理、昂扬的工作热情走向社会。为了让学生对将来就业提早有心理准备和有计划、有目标,先后组织毕业生到省内、青岛、大连、北京等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考察、实习,对将来的就业行业有一个直观了解,收到了很好效果。
    二是组织就业专题讲座。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老师来学校举办就业方面专题辅导。先后请人才交流中心领导、企业老总、创业成功的校友来校或回校举办讲座,拓宽了毕业生的视野。
    三是建立了一套高效率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机制和就业工作队伍。千方百计,潜心致力于学生就业工作。同时,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跟踪调查工作,掌握第一手资料,并在定期不定期地应企业之约,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招聘会的基础上,学校每年都举行一次大型“双选会”。积极开辟省外就业市场,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,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。学校每年都有很多用人单位提前上门预定毕业生,保证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    目前,学校已形成了专业针对性强、学生素质高、毕业生出口畅、生源稳定的良好局面,连续多年保持毕业生就业率在95%以上。良好的教学水平和高质量的就业优势,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促进了学校的招生工作,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。